top of page

儀式
華富上邨六座的盂蘭勝會儀式與其他地區的盂蘭勝會大致上沒有太大分別,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儀式的分別。至於細節上,根據居民的分享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資料顯示,每座天井都有固有的做法。

v 包括這個儀式
- 沒有這個儀式
# 未有相關資料
註1:華翠樓自2011年後因經費關係,以大士王畫像取代紙紮大士王
註2:華翠樓不設收費附薦位,只有紙板讓居民自行寫上及貼上先靈紙牌
不論是佛教或道教,都會有喃嘸師傅主要負責盂蘭勝會當日的開壇儀式,並會誦經超渡鬼魂,晚上則會進行破地獄、過金銀橋,最後化大士王。

開壇
由喃嘸先生唸經及點飛馬,主席代表上香,宣告儀式開始。

拜水鬼陣
由於華富邨多水上人,傳統上會有拜水鬼陣儀式,即是召喚水中冤魂,請他們上來分衣施食。但他們上水就濕身,所以準備炭爐讓他們可以烘乾身上的水。

過金銀橋
金銀橋指由組由由金橋及銀橋組成的祭品。在儀式進行期間,金銀橋會擺放在大士王旁邊,由喃嘸師傅將神主牌逐級逐級地走過,代表冤魂完成過橋,得以超渡。

附薦台
是邨內住戶及外界的附薦先靈牌位。

破地獄
破地獄就是通知地下先人可以上來分衣施食,約5至6個喃嘸師傅會在天井中氹氹轉,一眾委員代表會手持四個神主牌,跟着師傅圍燒圈行,歷時約半個鐘。然後師傅會托住神主牌跳火,之後再過金銀橋。
_JPG.jpg)
化大士王
作為整個儀式的終結,就是把大士王及一眾紙紮祭品,包括掛串、衣包、黑白無常等所有金銀衣紙全都放進化寶爐裡燒。在燒的同時,街坊也會一邊向化寶爐射水,以降低溫度。整個過程最花時間,一般會至晚上十時。
照片由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提供
bottom of page